小说文学 > 历史小说 > 四国演义 > 三国十大谋士之禽兽篇

四国演义 三国十大谋士之禽兽篇

    一、龙·诸葛亮诸葛孔明:

    按曹cāo的话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将他比作是龙应该是相当恰当的。

    躬耕南阳,潜龙在渊;

    火烧赤壁,升龙扶摇;

    托孤巴蜀,飞龙在天;

    六出祁山,亢龙无悔!

    亢龙本该有悔,以诸葛亮的战略眼光和对大局观的把握能力他也不可能不知道在当时荆州失陷、巴蜀孤立无援的环境下,他的北伐注定是杯水车薪,他知道,但是他不得不那么做,就像孔老夫子那样——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至于原因,有人说诸葛亮是为了假借军务纵览大权,我不否认有这种可能xìng,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是有其它原因的,比如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比如当时的蜀国坐以待毙就等于速死。

    从结局来看,诸葛亮无疑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是至少,他以“龙”的姿态震撼过那个时代——套用泰戈尔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天空中没有龙的痕迹,但是他已经飞过……

    二、凤·庞统庞士元:

    诸葛亮或许是个悲剧人物,但是相比较而言,号称“凤雏”的庞统的悲剧无疑更加明显。雏,幼小的、年幼的(鸟类),这个字眼似乎预示着庞统在政治生涯上的早夭。

    对于庞统这个能和诸葛亮齐名的顶级谋士,说实话,我并不是很了解,唯一能够说出口的,无非就是在赤壁之战时向曹cāo献了连环战船的计策(但其实在历史上,这也不是庞统的功劳……)。诸葛亮曾经说过:“庞统的军事才能,十倍于己”,这或许是诸葛亮的自谦,但是我更愿意将之看成是对庞统的一个定位——庞统是一个卓越的军事谋略家和指挥家!

    可惜,他没有机会向我们展示凤翔九天的曼妙,就在落凤坡随风而逝。

    当然大家都该知道:无论是东方的凤凰还是西方的不死鸟,都有个特xìng:浴火重生!所以在后续情节里,本书里的庞统不会早死,而会成为促成四分天下的一角。

    三、虎·周瑜周公瑾:

    不同于诸葛亮和庞统,周瑜给我的感觉是英朗的,他不光是一个谋士,还是一个将领——出将入相,唯周公瑾!

    就像诸葛亮在西蜀集团里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一样,周瑜在东吴集团同样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孙权就曾经说过“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以周瑜的才能和威望,如果当rì不死,后来的吕蒙、陆逊要想出头,恐怕会难上许多。

    身为百兽之王,虎有虎的威仪和尊严,当然演义里虽然将周瑜刻画成了心胸狭隘者,但是一句流传千古的“既生瑜,何生亮?”,岂非也在暗示着——天无二rì、山无二虎!?

    只因为,国士无双!

    附带一提,东吴的人才格局很奇怪,真正意义上的“谋士”似乎并不多,张纮算一个,张昭、顾雍等人就不能算是谋士,只能算是政治家而已,至于虞翻、阚泽这些人物或许也有些本事,但是说实话,如果不是我刻意去找资料,根本不会知道他们……能叫得出名字的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东吴四英将,准确地说都不是纯粹的谋士,往往是儒将、智将,一方统帅,其中尤以周瑜和陆逊堪称是出将入相的典范。

    四、狐·郭嘉郭奉孝:

    看过前边一龙一凤一虎,估计大家看到这个“狐”字恐怕会大跌眼镜,但其实呢,狐狸,恰恰是谋士最好的代表!

    郭嘉,人称鬼才,看人极准、洞察能力很好、感知敏锐到极点、甚至可以遗计定辽东(当然还是以演义为版本)。

    相比起专职政治家的诸葛亮、准专职军事家的庞统、出将入相的周瑜,郭嘉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种单纯的“谋士”,他不管政治、也不管军事,他只负责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对大局观的把握能力,给曹cāo分析形势、出谋划策——他只负责制定一些大局方针的战略目标,至于具体的战术似乎是由程昱、刘晔那些人去策划的,他不是军师,而是参谋。

    郭嘉38岁死,堪称英年早逝,死的时候官职不过是五品的“军祭酒”,所谓军祭酒,其实就是参谋长一类的职务。

    在本书的后续情节里,庞统、周瑜和郭嘉都不会早死,这三个人连同诸葛亮,构成了四大集团的智谋核心。

    五、蛇·贾诩贾文和:

    贾诩,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的出场机会并不多,但是在整个三国历史上,这个人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贾诩的计谋,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毒!

    易中天先生说贾诩是三国时期看人xìng看得最透彻的一个人,这一点我还是举双手赞成的,而且我以为:就因为贾诩对人xìng看得相当透彻,所以他定出来的计策就专门针对人xìng中的薄弱环节,也因此,造成的杀伤xìng才更加强大。

    最经典的一个战例,无疑是曹cāo征讨宛城失败时。

    当时曹cāo败退,宛城的张绣想趁胜追击曹cāo,贾诩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追上去,被亲自断后的曹cāo打败;如果事情只发展到这里,只能说明贾诩有先见之明,可是就在这时候贾诩却戏剧xìng得说“促更追之,更战必胜!”,就是让张绣再度追击曹cāo。张绣傻眼了,心说前一回你不让我追,怎么这一回你又让我追啊?不过有着前车之鉴,张绣还是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度追击曹cāo,结果,曹军大败!

    《孙子兵法》有云: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贾诩最大的污点,就是怂恿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大闹长安的那件事情,周泽雄先生有一篇文章《文和乱武》,介绍的就是贾诩其人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窃以为:想了解三国,贾诩这条“毒蛇”是必需了解的一个环节。

    六、鹰·司马懿司马仲达:

    鹰视狼顾,这是演义对司马懿的外貌定位,其实,也是一个xìng格和心理上的定位。

    司马懿这个人,绝不简单,这一点单单从他最后活活得耗死诸葛亮就能看出来,而且司马氏之所以能取代曹魏,绝大部分基础都是在司马懿的时候打下的。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很难单纯的说他是一个谋士,刚开始,他确实是曹cāo父子俩手下的一个谋士;曹cāo和曹丕父子俩先后过世之后,司马懿开始得到军权,南征北战,形式上更像是周瑜一类的军事统帅;再往后,等到曹丕的儿子曹睿也死了(这老小子的命真长……),司马懿就完全蜕变成了一个政治家,一个成功得打压所有的政敌、将军政大权总览一身的权臣!

    到最后,司马懿被追认为是“晋宣帝”。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估计:司马懿明显是将这句话当成了座右铭……

    七、麒麟·荀彧荀文若:

    王佐之才荀文若,这个人相当牛x!

    但是除了“王佐之才”这个头衔之外,荀彧这个人似乎没什么大的成就,其实不然,因为——大智不智、大谋不谋!

    仔细数落一下的话,帮助曹cāo走向霸业的不少决策,其实都是出自荀彧的手笔,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比如“屯田”、比如一系列的灭吕布、破袁绍、平定北方的大动作里,都有荀彧的大智慧,只是因为荀彧这个人很少随军出征,而是“居中持重”,一般很少会出现在第一战线上,所以看上去好像没有郭嘉、贾诩甚至是程昱那些人来得活跃,但是曹cāo虽然在外征战,军国大事却都由荀彧调度筹划,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曹营中当之不愧的第一谋士!

    其实荀彧之所以辅佐曹cāo,是想借重曹cāo来振兴汉室,所以当后来曹cāo想要取代汉室时,荀彧的悲剧也就降临了。

    一代王佐之才,死得不明不白。

    八、马·荀攸荀公达:

    荀攸是荀彧的从侄,也就是同一个祖宗的堂叔侄关系,两人在曹cāo手下向来并称“二荀”,和常年镇守zhōng yāng的荀彧不同的是,曹cāo每次外出打仗都会带着荀攸,谋主荀攸!

    荀攸最值得称道的,当属白马之战时的声东击西战术,并且一举设计诛杀了袁绍大将颜良(和后来法正设计让老黄忠斩夏侯渊有得一拼,而且个人觉得,更赞!)。除此之外,似乎没什么大的功绩,但其实荀攸这个人并不是很张扬,他向曹cāo献计的时候往往是私下密谈,所以除了曹cāo本人之外就只有荀攸的好友——钟繇知道这些事情,后来荀攸身死,钟繇打算把荀攸遗留下来的十二条密计整理出来,可是还没写完就挂了……

    如果说白马之战的声东击西只是十二条密计之一的话,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献出十二条密计的荀攸,无愧于“谋主”的称谓!曹cāo曾经说过“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馀年,无毫毛可非者。”,路遥知马力,rì久见人心,二十多年里让曹cāo没有一点毛病可以挑剔,做人做到这份上,不容易啊!

    顺带一提:在三国11里,荀攸的特技“百出”比他叔叔的“眼力”,好用一百倍啊一百倍……

    九、象·鲁肃鲁子敬:

    说起鲁肃,大多数朋友的感觉可能就是一个:温温吞吞的老好人,可能也不习惯把鲁肃排在所谓的“十大谋士”里。以前我也这么觉得,但其实翻过一些史书才知道:子敬绝对是个很了不起的战略家和军事家,当然也是个专职的外交家——毫不夸张的说,是三国那个时代里的第一外交家!

    战略方面,鲁肃有堪比诸葛亮“隆中对”的“榻上策”——也就是易中天先生口中的“东吴版隆中对”;把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壮大起来一起对抗曹cāo,连刘抗曹,本身也是一个相当jīng彩的战略谋划,据说当时曹cāo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手上的笔都掉在地上——为什么?因为刘备这丧家犬有了立足之地,最难过的必定是曹cāo啊;外交方面就更是拿手了,力排众议、促成孙刘联盟,可以说赤壁之战有一半功劳,是鲁肃的;后来单刀赴会,鲁肃用外交手段不战而逼得刘备割让了荆州三郡,堪称是深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真髓。

    大象,看似傻乎乎的,但是它不怒自威,它有它的大智慧,正因为它体形巨大,眼界更高,所以它看得更远。

    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吕蒙杀死关羽、刘备东进复仇、西蜀衰败、最终三国归晋——连刘抗曹,才是王道啊!从战略眼光上看,鲁肃比周瑜、吕蒙和陆逊这三人都要高出一筹。

    十、金鱼·徐庶徐元直

    前边说到庞统、周瑜、郭嘉那几位,都是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但是这位徐老兄……套用一句现成的话说:有些人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

    演义里徐庶的出场还是很华丽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感觉刘大耳总算找到了一个像样的军师,时来运转了;徐庶也确实有能力辅佐刘备,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很有戏剧xìng——感觉徐庶的出场和他唯一的价值,就是为了衬托诸葛亮!当然曹cāo的一个重要谋士——程昱,说过一句话“徐庶的才能胜过自己十倍”,这话或许有些自谦的成分,但多多少少总有些事实根据的,考虑到程昱本身也是个了不起的谋士,所以徐庶的身价就算不如诸葛亮,也应该不会太差!

    可惜啊!

    这么一个孝子、忠臣,却衍生出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对徐庶而言,那是一场悲剧;对刘备而言,那是一大损失;即便是对看似是胜利者的曹cāo而言,那也是一大遗憾——他得到了徐庶或者说他得到了一条漂亮的金鱼……

    其实,如果换一种机遇的话,徐庶或许也是一条翱翔于九天之上的飞龙!

    ps:以上文字,并非纯历史,也并非纯演义,而是个杂合体,基本上是我个人看过演义、再看历史、再玩游戏、再泡论坛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一个综合认知,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目中的“三国十大谋士”,我只是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其实还是比较中庸的,这么说并不想让大家都认同我的观点,何况我觉得:谋士与谋士间也并非完全相同!

    比如荀彧和周瑜,同样被陈寿称颂为是“王佐之才”,但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类型:前者是文治,后者是武功。同样是谋士,可以分成侧重军事(庞统)、内政(荀彧)、外交(鲁肃);同样是军事,又可以分成侧重战略(郭嘉)、战术(周瑜)、战计(程昱);同样是战略,还可以分成很多种,比如发展型(诸葛亮)、破坏型(贾诩)、潜伏型(司马懿)……所以单纯得讨论谁比谁更强,我个人觉得是个没什么意义的问题,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再比如神人诸葛亮,有不少人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个我不管也轮不到我去管,我也并不想否认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似乎缺少一种在战场上随机应变的能力,他的六出祁山,都是事先指定好了一环紧扣一环的计划,任何一个环节的溃败都会让整个计划付诸东流——比如“失街亭”!其实仔细想想,诸葛亮出山之后的所有战役,都是他经过周密计算和布置的,他从大局上运筹帷幄的军事能力直追张良,但是与此同时他缺少韩信和项羽那种在战场上的应变能力,归根到底,诸葛亮可以是一个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却未必是一个杰出的战地指挥者。

    说白了,诸葛亮是个堪称无敌的回合制战棋高手,却绝对不是一流的即时战略高手……

    他脑袋不笨,只是手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