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文学【xiaoshuowenxue.cc】 > 历史小说 > 双阙 > 辟雍 上

双阙 辟雍 上

    我一惊,猛地抬眼。

    月光下,齐乙正注视着我,脸上带着意蕴不明的微笑。

    我定定地看着他,努力压下心中的不安,半晌,问道:“晋侯向贵国求娶?”

    齐乙似笑非笑,并不回答,反而问我:“公女可是担心晋侯违背婚约?”

    我略一思索,道:“是长嫂告知公子的?”

    齐乙点头:“不错。”停了停,他看着我说:“吾妹也是糊涂,竟出嫁前才将此事说出。”

    我瞅着他,等着他说下去。

    齐乙轻叹一声,道:“乙这两个妹妹许是给宠坏了,竟一样的执拗。幼妹未嫁时求婚者众,原本要许给鲁国公子,她竟死活只想嫁去杞国。”

    我讶然,当初一直不明白觪怎么娶得到齐央,没想到原因居然会是这样。

    “至于长妹,”齐乙看看我,道:“她一心要嫁晋侯,年已十八竟仍未及笄,如今只好由我这做兄长的去晋国商权。”

    我疑惑地看他:“贵国要向晋国求亲?”

    齐乙瞄瞄我,道:“我泱泱齐国,怎会做出这等荒谬之事,自然是商权后由晋侯提亲。”说着,他苦笑:“吾妹心气甚高,自幼便说要嫁给天下至伟之人,自从遇上晋侯,便一心只想跟他,偏偏晋侯有庙誓在身,迟迟不论婚姻,她便一直苦等至今。为此事,吾妹也不知与君父母亲闹了多少回,若非有祖母回护,岂容她如此任性。”

    我冷眼看他,心里大致明白了。齐萤年纪不小,婚事越来越令家人头疼,后来他们又从齐央口中得知了我和燮的事,无论信不信,一定多少觉得慌神,于是赶紧让齐乙来宗周朝见之余,去晋国找燮。

    不知道齐乙特地告诉我这么多,有什么打算?

    齐乙看着我,却是一笑,道:“公女不必忧虑,吾妹只要嫁与晋侯,是正是次她并不在意,况且她婚事拖延了这许久,国中宗伯长辈也早已不做他想,晋侯若坚持守约,公女将来依然是正室。”

    我冷笑:“哦?公子怎如此确定晋侯会允下与贵国的亲事?”

    齐乙扬扬眉毛,意味深长地笑:“哦?公女怎知晋侯不会允下?”

    两人直直对视,各不相让。

    我很有一种冲动,想质问他,齐萤和燮不过多年前见过一次面,燮甚至都不记得她,齐萤到底看上了他哪一点,竟然就这样一厢情愿地只想嫁给他?

    话刚要出口,却塞在了喉咙里。心里另一个声音反问,你不也是只和燮见上一次面就喜欢上他了?你又看上了他哪点?心动就是心动,又何尝说得出理由。

    从大局上讲,姜姓可谓天下第一望族,受封的国家数量仅次于姬姓,齐姜又是诸姜之首,作为一国之君,与之联姻百利无一害,燮真说不定会同意……

    我突然觉得好累,这事思虑得太多,现在临近关头,反而一点也不愿去想了。心里面已经很明白,如果燮选择了答应,那我们的缘分也就走到了尽头。

    我收回目光,对齐乙一礼,说:“多谢公子提醒,杞姮告辞。”

    “嗯?”齐乙诧异地看我:“公女这就离去?”

    我看着他,道:“公子对姮说了这许多,是否想知道若将来我为正室,与贵国公女共侍晋候,可会善待于她?”

    齐乙微笑:“公女聪颖,日后之事如何,便是神巫也不能尽知,乙想要的不过是公女一个表示,以慰吾妹。”

    我扯起唇角,淡淡一笑:“公子及公女大可放心,她将来若嫁与晋侯,姮必无与其争宠之事。”

    说完,我不再搭理他,转身沿着庑廊向住所走去。

    镐京建成后不久,周朝就在镐京东郊设立辟雍。几十年来,辟雍不断完善,陆续扩建出宗庙和宫寝,成为贵族们学习、射猎、聚会和祭祀行礼的地方。除了镐京和故都丰邑以外,周王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辟雍。

    摇摇晃晃的马车里,寺人衿靠在边上打着瞌睡,我则坐在一旁,撩着车帷的一角,望着路边的景色出神。

    说来奇怪,昨晚和齐乙的一番谈话后,我应该是心事重重的,没想到走回宫室,一沾枕头闭眼,竟然很快就沉沉地睡了过去,直到早晨醒来,一夜无梦。过去心中有事,我会辗转地睡不着,这回难道是物极必反?

    宗周及附近的贵族子弟并不在辟雍中住宿,而是每日乘车来往。因此,路上的车马行人不少,许多车子看上去相当高级,

    大道在前面分岔,一根巨大的表木直直地树立在路口,:“诸王姬宗姬在这宫中歇宿,每日往宗庙塾中受教。臣妇得太后示下,将公女安排与诸姬一同居住。”说着,她领我走进一间宽敞的偏室,微笑道:“公女住所就是此处,诸姬小食前方才归来,公女可先安顿歇息。”

    我向她行礼致谢,保氏侑回礼,退了下去。

    寺人衿指挥宫人将行李搬进来,打开包袱,一件件地收拾出来。

    我四周看看,这屋子还算整洁舒适,走出门外,入眼便是满满的青葱花木,深吸一口气,满是清新芳香。

    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人道山水怡情,在这样的地方住下,或许真能淡忘些烦恼。

    下午将尽,有寺人前来,说诸王姬宗姬已经回宫,保氏侑请我到堂上与诸姬一道用膳。

    我跟随他走到堂上,只见里面好不热闹,五六个少女正分次坐在席上,叽叽喳喳地说着话。上首的两名少女衣饰特别华贵,相貌有三四分相像,长得清丽不俗,想来她们就是两个王姬了。

    见我来,保氏侑让少女们安静,引我上前与王姬和宗姬们见礼。

    听说我就是来与乐师一同教习音律的人,她们脸上都露出疑惑的表情。

    “此女尚是总角,怎能委以师氏之职?”一名王姬皱眉道。

    保氏侑道:“王姬勿虑,公女虽年少,却精通音乐,太后看中,特地将公女送来伴学。”

    大概是王姒的名头太响,那王姬和另一名王姬对视一眼,微微颔首,不再说什么。

    接着,保氏侑又让我挨着王姬们坐下。

    这时,一名宗姬不满地说:“她乃方国公女,怎可先于宗姬坐在王姬下首?”

    保氏侑严厉地看着她,道:“公女虽为伴学,却位同师氏,尊师之礼,宗姬难道忘了?”

    那宗姬一下红了脸,扭过头去。

    众女面面相觑,堂上一阵寂静。

    我看着她们,心里苦笑,这保氏侑当真强悍,她是怕我镇不住,想帮我立威吗?

    没过多久,寺人鱼贯将膳食传上,气氛稍缓,少女们才又开始说起话来。

    两名王姬也不例外,一边洗手一边聊着今天学礼的事。

    刚才质疑我的那位王姬抱怨说女师太罗唆,那些礼仪明明她从小就知道,还要她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另一位王姬笑着说:“瑗,你可要当心,女师说明日若再背不全可要罚了。”

    原来她就是瑗,那另一位就是栎了。

    瑗不以为然,道:“无妨,我倒要看看她敢怎么罚。”

    栎轻轻摇头,无奈地笑。

    “食不可言语!”保氏侑道,所有人立刻不再出声,专心吃饭。